《笑慰人生》 第五章 异国

第五章    异 国

一    博士生
二    理论的发现
三    建立新中国
四    祖国在召唤



        一        博士生

        罗沛霖买了去美国的船票。想到很快就要动身,他似乎更加密切关注国内形势的发展。
1948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一方面是人民解放
军的胜利,一方面是国统区人民斗争的前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的、民
主的、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应当迅速地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罗沛霖到美国去学习,就
是为建设新中国作准备。他检查自己,在以往的学习中,尤其是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主动积
极自学是长处,但课内学习总是不能按部就班,以致学术方面不够系统,这无疑是很大的缺
点。这次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将面对许多名师,又是为革命而学,负有政治责任,他就不
能不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一定要取
得优异的成绩。
        9月的天津,秋高气爽。罗沛霖先从塘沽乘船到上海,然后再登上戈登将军号轮船去美
国。因为他觉得这是在执行党组织交给的一项任务,也就没有任何惆怅的情绪,而是义无反
顾,精神振奋。当戈登将军号轮船离开上海码头,开到茫茫的大海上,罗沛霖感到竟是这样
心旷神怡。回首眺望祖国的山河,他仿佛听到了人民解放军进军的号角声,看到了解放城镇
乡村的炮火硝烟。
        戈登将军号轮船越来越离开祖国远了、远了,而罗沛霖却越来越感觉到,他的心是离祖
国更加近了、近了。祖国,祖国,这个神圣的名字,占据了他的整个心胸,鼓荡着他全身的
血液。但是,他已经三十五岁,离开校门整整十三年了,未来的学习任务,他会遇到多么大
的困难。而且,大学课程已经变化,他又是越过硕士学位,直修博士学位,这就意味着,他
必须补习一些课程,同时还要学习更加高深的课程。罗沛霖想,他应该像这航行在大海上的
轮船一样,不管有怎样的风浪冲击,有多少礁石阻隔,都要昂奋前进啊!
        戈登将军号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兵船。甲板上有几间卧室舱,有个别中国
学生乘坐。罗沛霖坐的是统舱,几个大舱室,每室几十人。舱室里还堆着一些货物,光线比
较昏暗,空气也不够好。因此,罗沛霖除了晚上到船舱里去睡觉,白天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
甲板上度过。
        轮船在海上行驶,有人开始晕船了,呕吐,吃不下东西。遇到风浪,船颠簸得厉害,晕
船的人就更多了。起初,罗沛霖也感觉有点不舒服,但因为他在学生时代就喜好运动,毕业
以后,又一直在工厂工作,身体经受过锻炼,很快就适应了海上旅行生活,不适的感觉消失
了。这样,罗沛霖也就有情致,欣赏壮观的海上景色。什么叫水天相连,什么叫辽阔无边,
罗沛霖是看到,体验到了。
        “看啊,看啊!”有人忽然惊叫起来。
        于是,人们发现远处不时有水柱喷起,时喷时停。
        “鲸鱼,鲸鱼!”人们兴奋地呼喊着。
        海上的一切,罗沛霖都感到很新鲜,因此也就不觉得有什么旅途的疲劳。他最喜欢观看
海上日出,每天早晨,天一放亮他就起来,走出船舱,来到甲板上。这时,东方水天相连之
处,便染上了一片淡淡的粉红色,一会儿又变成桔红色,一会儿却渐渐地暗下去。突然,从
那里冒出半边鲜红鲜红的太阳,转眼间便跳出了水面,仿佛还流溢着红的汁液。于是,一轮
又红又大的太阳便升起在海面上了。再往上升,太阳射出万道光芒,照耀着金色的汪洋大海。
这种日出的景象,令罗沛霖感到极为振奋。他想到在延安的时候,学习毛泽东在井风山写的
一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预言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所讲的一段话:“它是站在海
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
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罗沛霖看来,眼前刚
刚升起的这轮朝日,正是即将诞生的新的中国。如果不是甲板上还有别人,罗沛霖真想举起
双手,放声欢呼。
        在海上整整航行了二十天,在一天凌晨到达美国的旧金山。天已蒙蒙放亮,人们都来到
甲板上观望。这是罗沛霖第一次看到美国本土。美国是个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很高的国家,
幅员和中国差不多,平原面积却比中国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没受炮火破坏,还在经济
上得到锐进而领先于欧洲。这和中国的落后,遭受侵略、毁坏的残破状态,是无法相比的。
正是因此,罗沛霖才从贫敝的祖国,不远万里来美国进修。想到这些,不免感慨万千。
        朝曦并不很强,一切形象都还是清晰的。船从远处驶近金门桥,这个号称世界第一长悬
索桥,单跨一千二百八十米,桥塔高二百二十七米,桥面距水面八十一米,桥上汽车来往,
远望好像是许多蚂蚁。船在桥下驶过,桅杆顶离桥面还有很远。过桥后就看见旧金山市了,
路灯还是亮的,因市区是傍坡修建,看去一排排路灯从上到下如珠链挂悬,气象宏美。
        罗沛霖和同来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物的李中宪,当晚就住在旧金山突克街的基督教青年会
招待所,住宿费比较便宜,一美元一夜。第二天,他们坐火车沿着美国西海岸到加里弗尼亚
州首府洛杉矶。这里一年四季阳光灿烂,气候宜人。好莱坞影城招徕世界各国游客,成为全
球重要的旅游胜地。他们是傍晚到达,校青年会干事赫尔士黑接他们到学校。李中宪的宿舍
已有安排,罗沛霖则在帕萨迪那青年会招待所暂住一夜。第二天,学校给罗沛霖分了宿舍,
和冯元桢住一个房间。一般是本科生才能分到宿舍,研究生在外边住,但有困难的,也可住
校,可以吃早点和午饭。
        加州理工学院就在洛杉矶市郊的帕萨迪那,这个小城约有十万人,大街是商业区,大部
分是花园式住宅。大街上除一家百货公司是六层楼外,其他建筑都是三层以下。街道清洁,
色彩丰富,淡雅而不浓艳,令人赏心悦目。加州理工学院是西班牙旧式风格,全部淡黄色。
这里给罗沛霖的第一印象很好,他就要在这里住上一两年、两三年,心中很是兴奋。
        党组织给的五百美元,连同自筹费用,另外还从中学同学王启无那里暂借了四百美元,
罗沛霖第一学季交费、吃饭、住宿就花去了一大半。电工专业负责教师索伦森,是高压电工
权威,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会长,著名教授、博士,对罗沛霖非常关心。当他得知罗沛霖生
活有困难,便为罗沛霖申请到圣马力诺市扶轮社奖学金,从第二学季起每个月给一百美元,
共给了六个月。这样,罗沛霖第一学年的费用,差不多也就够了。
        开始学习,罗沛霖因英语荒疏已久,听外国人讲课,感到有些吃力。但他不断告诫自己,
一定要把课业学好,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全力读书,尽量多吸收课外知识。每周他都要学习、
研究、工作七十个小时以上。经常是到深夜,甚至天蒙蒙亮才睡。一年以后,罗沛霖得了十
二指肠溃疡,病痛折磨着他,他也毫不气馁。
        第一学季罗沛霖选了四门课,考试成绩得全B。加州理工学院给分极严,得B相当于若干
名校得A。索伦森对罗沛霖获得的成绩,表示非常高兴。他讲授电机课,用了萨本栋写的书,
这本书理论多些,但不脱离实际,罗沛霖认真读了一遍。索伦森让罗沛霖给学生改习题,每
小时一美元,这又为罗沛霖增加了一些收入。教授皮克令对罗沛霖也很赞扬,他后来是美国
科学院及工程院双重院士,长期担任美国空间计划喷射推进研究所所长,钱学森、钱伟长都
在这个研究所做过研究工作。皮克令讲授电子电路课,分析电路的数学方法。安德森和拉谟
也都说罗沛霖学得很好。安德森因发现阳电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讲授物理的数学理论,
这是读物理学博士的必选基础课。拉谟是休斯研究所所长,后来以一身兼教授、企业家、工
程师、科学家而得盛名,他讲授先进无线电工程课。
        第一学季就得了全B,罗沛霖受到了很大鼓舞,对于学习也就更加充满了信心。从第二
学季起,他的学习成绩就都是A B相间了。
        第二学年,罗沛霖主要选了两门课,均属重头的物理及数学课。因为在十几年前的大学
中未学高等微积分,罗沛霖就利用暑假自学,以便与高等数学课相衔接。复变函数课第一学
季还是未能适应,考试成绩得C。但第二学季就得A了。第三学季还是得A。讲授这门课的是
匈牙利后裔厄尔德依教授,著名的数学家,积分变换权威,他考试三个小时,开卷,随便带
书,出十道题,难度相当大,能作三道即得A。如果有悟性,来了灵感,就能解出来,但是
要被懵住,就一道答不上来了。罗沛霖作出三道,厄尔德依阅卷后找他,指出很多小的差错,
因此得了C。罗沛霖对厄尔德依教授非常敬佩,数学家讲究严谨,是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第
二学季考试时,罗沛霖又选三道题,第一道题作好了,第二道题也作出来了,第三道题没作
完,乱了,便又找了一道题,结果作出来了。实际的成绩是超过了A,厄尔德依认为他做了将
近四题,十分称赞。
        电磁学也是有名的难课,讲授这门课的是司麦斯教授,电子学家,电磁学权威学者。他
的课本通用美国,被称为“天书”。这门课罗沛霖也学得很好,第一、二学季都是得A,只
是在第三学季因为罗沛霖急于回国,思想有些浮动,结果得了C,给司麦斯教授留下了一点
遗憾,也在罗沛霖自己内心深处留下了一点内疚。司麦斯教授第一次上课,首先对学生们说:
“你们不要以为向我只学电磁学,我这就是习题课。你们现在上好习题课,把习题作好,将
来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就不为难了。”于是,他就留下许多习题。下次再上课,司麦斯首先
问学生们:“我上次留的习题,谁能上来作?”每次都是这样,罗沛霖也走上去过几次。
        罗沛霖常常是在星期五晚间作一夜习题,星期六、星期日有时也不休息,仍然作习题。
过去在中学、大学期间,他是从来也没有这样做过。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